小程序
公众号
APP

从“口渴再喝”到“科学补水” 上海市世外中学探索青少年运动健康新路径

      

运动到大汗淋漓才想起猛灌几口水,或是整节体育课下来滴水未进,这种看似无碍的习惯,却可能对青少年的身体机能造成潜在影响。近日,上海市世外中学体育与健康学科组的一项跨学科探索,将焦点对准了青少年运动中常被忽视的“喝水”问题,通过科学实践,为青少年建立健康的饮水习惯提供了有效指引。

2e38cd32f2e61b344838e7467b24ab55.png

“我们发现,孩子们一旦玩疯了,就常常忘记喝水,等到感觉极度口渴时,身体其实已经处于缺水状态,此时再大量饮水,反而无法起到有效的补水作用。”上海市世外中学融合课程部体育与健身学科组长徐建华表示,这一教学中的普遍现象,促使他们开启了关于青少年科学饮水的探索。

这项探索并非体育学科的“独角戏”,而是联合了该校生命科学学科共同进行。基于学生在六、七年级已具备的人体构成等理论知识,研究团队希望通过实践,让学生真正将“理论”内化为“行动”。

今年6月,一项对比实验在该校八年级学生中展开。一个40人的班级被分为两组,实验组遵循“15至20分钟规律补水一次,每次150至200毫升”的原则;对照组则维持随意饮水的习惯。经过为期两周的实践,结果显示:进行科学补水的实验组学生,其运动机能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运动疲劳的产生明显延后,整体运动状态保持得更稳定、更持久。

从研究到应用:将科学饮水融入日常体锻

这项研究成果并未停留在纸面上,而是迅速应用到了日常教学与校园活动中。在深受学生喜爱的飞盘课上,由于运动强度大、趣味性强,学生极易因投入而忘记补水。为此,老师们会有意识地在课程中设置“中场休息”,引导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少量、多次地补充水分。

490fc956fd041ced4f14e7a70849f565.png

在世外中学刚刚结束的开学前“心之旅”校园体验活动中,这一科学饮水方案也得到了全面应用。在体育锻炼环节,学校不仅为学生们准备了盐汽水等饮品,还严格按照15至20分钟的间隔,安排学生休息补水,确保他们在高强度的训练中保持较好身体状态。

“我们希望向学生传递‘少量多次’的补水原则,尤其是在心率超过150次/分的高强度运动中,规律补水至关重要。”徐建华介绍道,“这不仅能提升运动表现,更是对身体的一种保护。”

积极践行“体教融合”: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世外中学的这项探索,正是对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印发的《深化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中,关于科学指导学生体育锻炼精神的积极响应和落地实践。

据悉,世外中学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学生的体育健康。根据《若干措施》规定,初、高中每周开设4节体育课、1节体育活动课。对此,世外中学严格落实“4+1”的体育课程模式,且学校每天下午还设有丰富多彩的体育社团活动,确保学生在校内的每日运动时间超过2小时。

充足的运动时间对科学的健康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关注运动损伤到聚焦科学饮水,世外中学正在不断深化体育工作的内涵,将健康理念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这项关于科学饮水的研究不仅在本校的跨学科探索教学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更重要的是,它正在切实地帮助每一位“世外学子”养成伴随一生的健康运动习惯,为他们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其他媒体,不代表本网点观点和立场。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请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更正、删除等处理。


点赞201
 
0 条评论 / 0 人参与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北京地区网站
联合辟谣平台
中 国
互联网协会
网络110
报警服务
北京互联网
举报中心
北京12318
文化市场
举报热线
诚信网站
示范企业
网络文化
经营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