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高温环境不仅让人酷热难耐,还极易引发职业中暑,威胁劳动者的身体健康。而科学合理地饮水是预防职业中暑的关键措施之一,健康饮水之家为你详细介绍夏日科学补水、预防职业中暑的方法。

一、职业中暑的成因与危害
职业中暑是在高温作业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在高温、高湿、强热辐射的不良气象条件下长时间作业,身体产生的热量难以散发,体内热平衡被打破,就容易引发中暑。
职业中暑轻者可能出现头晕、头痛、口渴、多汗、乏力、心悸等症状,若不及时处理,病情可能加重,出现热痉挛(肌肉痉挛疼痛)、热衰竭(头晕、昏厥、血压下降等)甚至热射病(核心体温超过40℃,伴有意识障碍等多器官功能损伤),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二、夏日科学饮水要点
(一)饮水时间
1、提前补水: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当人感到口渴时,身体已经处于轻度脱水状态。在高温作业前半小时左右,应饮用300 - 500毫升的水,提前为身体补充水分,增强身体的耐热能力。
2、定时饮水:在作业过程中,应养成定时饮水的习惯,每隔15 - 20分钟喝一次水,每次饮用100 - 150毫升。这样可以使身体水分得到持续补充,维持体内水平衡。
3、作业后补水:高温作业结束后,不要立刻大量饮水,应先休息片刻,待身体状态稍微平稳后,再少量多次地补充水分,一般可在1 - 2小时内饮用1000 - 1500毫升的水,以补充作业过程中流失的水分。
(二)饮水量
一般来说,在高温环境下作业,每天的饮水量应比平时增加500 - 1000毫升。具体饮水量还需根据作业强度、环境温度、个人体质等因素进行调整。例如,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在极端高温环境下作业的人员,饮水量可能需要更多。但也要注意避免过度饮水,以免引起水中毒。
(三)饮水种类
1、白开水:白开水是最经济、最健康的饮品,它能够迅速被人体吸收,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在高温作业时,白开水是首选的补水饮品。
2、淡盐水:在大量出汗的情况下,身体不仅会流失水分,还会丢失一定量的盐分。此时,适量饮用淡盐水可以补充钠离子等电解质,维持身体的电解质平衡。可以在500毫升水中加入1 - 2克食盐,配制成淡盐水饮用。
3、运动饮料:一些专门为运动人群设计的运动饮料,含有适量的糖分、电解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能够在补充水分的同时,为身体提供能量和营养支持。对于长时间、高强度的高温作业人员来说,运动饮料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要注意选择低糖、低盐的运动饮料,避免摄入过多的糖分和盐分。
4、避免饮用刺激性饮品:高温作业时应避免饮用咖啡、浓茶、碳酸饮料等刺激性饮品。这些饮品中含有咖啡因等成分,具有利尿作用,会加速身体水分的流失,不利于预防中暑。同时,也应避免饮酒,因为酒精会影响身体的水盐代谢,加重脱水症状。
三、预防职业中暑的其他措施
(一)改善作业环境
1、通风降温:在作业场所安装通风设备,如风扇、排风扇等,加强空气流通,降低环境温度。对于一些高温车间,可以采用局部送风或全面机械通风的方式,改善作业环境。
2、隔热措施:对高温设备、管道等进行隔热处理,减少热量的散发。例如,采用隔热材料包裹管道、设备外壳等,降低作业环境的温度。
3、设置休息场所:在作业场所附近设置阴凉、通风的休息场所,配备座椅、饮水设施等,让劳动者在作业间隙能够及时休息、补充水分和恢复体力。
(二)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1、避开高温时段:尽量避免在一天中最热的时段(通常是上午10点到下午4点)进行户外或高温作业。如果无法避免,应缩短连续作业时间,增加休息次数。
2、实行轮班制:对于高温作业岗位,可以实行轮班制,让劳动者有足够的时间休息和恢复,减少在高温环境下的暴露时间。
(三)加强个人防护
1、穿着合适的衣物:劳动者应穿着轻薄、透气、浅色的工作服,便于散热。同时,可佩戴宽边遮阳帽、太阳镜等,减少阳光直射对头部和眼睛的伤害。
2、涂抹防晒霜:在户外作业时,可在暴露的皮肤上涂抹防晒霜,防止皮肤被晒伤。
(四)提高健康意识
1、定期体检:劳动者应定期进行体检,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特别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人员,更要注意在高温环境下的身体反应,避免从事高温作业。
2、学习防暑知识:企业和劳动者都应学习职业中暑的预防和急救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一旦发现有人出现中暑症状,应立即将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衣扣,用湿毛巾擦拭身体降温,并及时送往医院救治。